欢迎进入深圳市后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24小时热线电话:0755-29829722
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提升院感防控效率,从一台ATP快速检测仪开始

提升院感防控效率,从一台ATP快速检测仪开始

更新时间:2025-09-17点击次数:27

提升院感防控效率,从一台ATP快速检测仪开始

一、引言:医疗机构表面清洁的重要性与检测挑战  

医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。物体表面(如手术器械、床栏、门把手和医疗设备等)可能成为病原微生物的载体,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内感染(HAIs)。传统微生物培养法虽准确性高,但耗时长(通常需24–72小时)、流程复杂,难以实现快速现场评估。因此,医疗机构迫切需要一种高效、灵敏且能实时反馈的清洁度检测方法。

ATP生物荧光检测仪通过检测三磷酸腺苷(ATP)的浓度,间接反映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与有机残留水平,已成为通用的卫生监控工具。

二、ATP生物荧光法的技术原理与科学基础  

ATP(三磷酸腺苷)是所有生物体能量的通用载体,广泛存在于细菌、真菌、病毒宿主细胞及人体细胞中,其含量可有效指示生物活性物质的数量。

该技术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,在荧光素酶催化下,ATP与荧光素和氧气发生反应,产生光信号(波长约560 nm)。光强度与ATP浓度成正比,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并以相对光单位(RLU)表示。

尽管ATP不仅来源于微生物,也可能来自人体细胞或有机残留,但在医疗环境中,ATP浓度与细菌总数通常呈正相关。研究表明,ATP检测能综合反映生物负载总量,包括活菌、死菌及有机污染物,更适用于整体清洁效果的评价。

三、ATP荧光检测系统的组成与关键技术参数  

典型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包括以下核心组件与参数:

- 检测精度:可达 \(1 \times 10^\) mol ATP,可识别单细胞级别污染  

- 检测范围:1–999,999 RLU,适应不同清洁程度场景  

- 重复性:变异系数(CV)≤7.4%,结果稳定可靠  

- 响应时间:10秒内完成检测,支持高频次筛查  

- 数据管理:存储≥10,000条数据,支持用户分级管理与数据导出  

- 电源系统:锂电池供电,续航≥4小时,具备节能模式  

配套一体化采样拭子预埋荧光素酶体系,提供表面及水质检测、大肠菌群特异性检测和高灵敏度过敏原检测等多种试剂类型,常温下稳定,便于现场使用。

四、ATP检测在医疗清洁评价中的实施流程  

采样通常覆盖10 cm × 10 cm区域,沿同一方向旋转涂抹,避免交叉污染。检测时激活拭子试剂,采样后放回反应舱,10秒内读取RLU值,并依据预设阈值(如<100 RLU为合格)判定清洁度。

与细菌培养法的对比验证显示,ATP检测与细菌数变化趋势一致,且响应更灵敏。实验数据表明,消毒后细菌下降率与ATP下降率无显著差异(P=0.137),证明ATP法可有效用于快速评价消毒效果。

五、ATP法的优势与局限性  

优势包括:  

- 快速得出结果,支持实时干预  

- 操作简便,经培训后非专业人员亦可使用  

- 综合检测微生物与有机残留,全面评估卫生状况  

- 支持数据化管理,助力感染控制决策  

局限性包括:  

- 无法区分ATP来源(如细菌与人体细胞)  

- 对某些消毒剂敏感,需控制采样时机  

- 需通过平行实验标定机构内部RL阈值  

六、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  

ATP检测广泛应用于:  

- 手术室与ICU:术后设备与表面清洁检查  

- 普通病房:床栏、呼叫按钮、门把手等日常监测  

- 医疗器械再处理中心:替代部分培养检测,加快周转  

- 感染事件调查:快速溯源,指导消杀,控制传播  

七、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建议  

- 按科室风险设定RLU阈值(如手术室≤50 RLU,普通病房≤100 RLU)  

- 统一采样手法,加强人员培训  

- 定期使用标准ATP溶液校准仪器  

- 试剂避光防潮,严格在有效期内使用  

八、结论与展望  

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表面清洁度现场检测工具,显著提升了医院感染控制的时效性与覆盖范围。尽管无法代微生物培养法,但其作为快速筛查手段具有重要价值。未来,随着酶制剂稳定性提升、多指标联检试剂开发及物联网技术集成,ATP检测系统将进一步成为智慧医院感染监控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
TEL:13560713862